典型文献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村落信仰空间的发展与变迁——基于晋南Y村年祭习俗实地考察
文献摘要:
年祭习俗作为特殊的民间文化,赋予正月初一以某种神性.人们借助磕头、焚香、旺火的礼仪与天地相通,以虔诚与行善与其进行"礼物交换"表达感恩,以期惩恶奖善,荫庇后代.神、鬼、祖先三位一体信仰构成了村落的信仰空间,缓解了村民的恐惧,并在当地村民的"发明"与代际传承中得到发展.但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流动加快,村落逐渐空心化,脱离村落的个体缺乏文化认同,同时,人们更关注工具理性,一味追求财富.日常忙碌导致缺少个体化闲暇,精神文化遭到忽视,使得信仰空间文化控制作用减弱,发生变迁.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以晋南Y村的年祭习俗为分析对象,剖析以村落为载体的信仰空间文化构成,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认同的路径.
文献关键词:
文化社会学;乡村振兴;年祭习俗;信仰空间;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云乾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 1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云乾-.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村落信仰空间的发展与变迁——基于晋南Y村年祭习俗实地考察)[J].理论观察,2022(03):75-79
A类:
村落信仰,年祭习俗,旺火
B类:
文化社会学,下村,信仰空间,晋南,实地考察,民间文化,正月初一,神性,磕头,焚香,礼仪,相通,虔诚,行善,礼物交换,感恩,惩恶,荫庇,后代,祖先,恐惧,代际传承,社会转型背景,社会流动,空心化,离村,工具理性,一味,忙碌,闲暇,精神文化,空间文化,控制作用,文化构成,文化变迁
AB值:
0.3809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