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文献摘要:
小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临大幅提高产量以满足人口持续膨胀的挑战,而杂交小麦被认为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首选途径.作为自花授粉作物,小麦杂交种的生产应用需要稳定的雄性不育母本和高效经济的杂交育种体系.相比其他雄性不育材料,小麦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具有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等优点,是建立杂交育种体系理想的母本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正向遗传学的基因克隆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多重突变体.本文详述了国内外通过染色体操作建立的小麦杂交育种体系,分析了各体系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以及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建立的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提高小麦杂种优势、降低杂交种生产成本和播种量的必要性与相应解决方案.
文献关键词:
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外源染色体;杂交制种体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健;周宽基;王峥;周君莉;邓兴旺
作者机构:
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261325;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健;周宽基;王峥;周君莉;邓兴旺-.基于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科学通报,2022(26):3140-3151
A类:
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外源染色体,杂交制种体系
B类:
隐性核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系,问题与展望,粮食作物,提高产量,高小,小麦产量,自花授粉,授粉作物,生产应用,母本,杂交育种,育种体系,细胞核,不育性,突变体,正向遗传,遗传学,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技术获得,详述,体操,分子设计育种,第三代,杂种优势,杂交种生产,播种量
AB值:
0.2498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