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氮水添加改变内蒙古典型草原两种优势植物的氮吸收偏好
文献摘要: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直接影响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氮的去向和氮动态的变化,但是资源添加如何影响植物氮吸收偏好仍不明确.本研究依托内蒙古典型草原连续开展了 10年氮、水添加实验平台,选择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两个优势物种为研究对象,使用15N自然丰度法测定植物叶片和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特征,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量化不同氮源对植物氮的贡献,探究植物氮吸收偏好及其对资源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硝态氮和锭态氮对植物氮的贡献分别约为80%和20%;(2)氮添加减小了两种植物对硝态氮的利用,水分添加降低了克氏针茅而提高了冰草对硝态氮的利用,氮、水处理对植物氮吸收偏好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揭示,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利用较丰富的硝态氮,对较贫瘠的铵态氮利用较少;并且氮吸收特征随着资源添加而改变,水分对氮吸收的影响受到了氮素供给的调节.未来氮沉降加剧和硝态氮比例增加并非总是产生负效应,很可能促进温带草原优势植物的生长,减缓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后果.
文献关键词:
铵态氮;氮沉降;降水变化;稳定同位素技术;物种组成;硝态氮
作者姓名:
任海燕;田磊;朱毅;徐柱文;曾德慧;方运霆;韩国栋
作者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管理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2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海燕;田磊;朱毅;徐柱文;曾德慧;方运霆;韩国栋-.氮水添加改变内蒙古典型草原两种优势植物的氮吸收偏好)[J].科学通报,2022(13):1459-1468
A类:
氮吸收偏好,自然丰度法
B类:
古典型,典型草原,优势植物,不同形态氮,去向,实验平台,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冰草,Agropyron,cristatum,优势物种,15N,定植,植物叶片,氮含量,同位素特征,混合模型,模型量化,氮源,对植,自然状态,硝态氮,氮添加,加减,贫瘠,铵态氮,氮利用,氮素,氮沉降,负效应,温带草原,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后果,降水变化,稳定同位素技术,物种组成
AB值:
0.3546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