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冯友兰"仇必仇到底"的提出及后学者的论争
文献摘要:
"仇必仇到底"是冯友兰"推测"出来的,但引发了后学者的论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冯友兰提出"仇必仇到底"的观点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种"误解",集中于方克立在《全面评价冯友兰》一文中的观点,以及刘奔在《"仇必仇到底"究竟是谁家之哲学?》中的观点;另一种则是为"仇必仇到底"观点进行辩护,集中于蔡仲德在《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方克立先生》一文中的观点,以及《再论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刘奔、郁有学先生》一文中的观点.冯友兰对张载"有反斯有仇"思想予以继承,并且结合马克思的观点,"推测"出结论.用冯友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仇必仇到底'的思想,则是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处的那个统一体."因此,只有"仇必仇到底",才能"仇必和而解",这不仅符合张载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也契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文献关键词:
冯友兰;"仇必仇到底";误解;辩护;论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军红
作者机构:
西安外事学院 老子学院国学系,陕西 西安 71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军红-.冯友兰"仇必仇到底"的提出及后学者的论争)[J].开封大学学报,2022(04):32-36
A类:
B类:
冯友兰,后学,论争,第一种,点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误解,克立,全面评价,一文,竟是,谁家,辩护,蔡仲德,张载,对立面,那个,统一体,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观
AB值:
0.330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