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评价
文献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喀斯特地区脆弱土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选取贵州省惠水县农田、天然草地、弃耕地、林地和人工草地五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其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为酸性土壤,其理化性质总体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pH的影响较小;土壤中氮、磷、钾单项含量表现不一.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进行评价后得出结论为农田最高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研究区土壤中Cd含量较高,符合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结合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对惠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林地的SQI值最高,天然草地最低,说明正、负效应指标都能影响土壤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质量较好,污染较轻.该研究为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生产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娉;董艺博;谭玉兰;周丽;陈超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娉;董艺博;谭玉兰;周丽;陈超-.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评价)[J].东北农业科学,2022(06):59-64
A类:
B类:
喀斯特地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土壤质量,土地生态,演变规律,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惠水县,天然草地,弃耕地,林地,人工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重金属含量,酸性土壤,作物生长,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正值,负值,Cd,土壤重金属,背景值,SQI,负效应,较轻,喀斯特石漠化,生产性能
AB值:
0.2716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