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南岩溶农业区典型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阐明土壤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深度下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花溪河流域中凯掌水库周边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草地、河滨带、水田、旱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全氮、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分析了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态下土壤不同形态氮素空间分布特征、氮素的组成比例以及氮素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水田、旱地)土壤全氮含量均值高于非农用地(草地、河滨带)垂直方向上呈"表聚"现象,整体呈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特征;硝态氮受农业活动影响,农用地含量要高于非农用地,在垂直方向上在农用地中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随着深度而减少的趋势;铵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差异不大,在垂直剖面上整体较为稳定;对比硝态氮及铵态氮在无机氮中的占比,表明研究区土壤无机氮主要以铵态氮为主;研究区各环境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各氮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pH与氮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农用地土壤氮素含量普遍高于非农用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素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关键词:
岩溶农业区;氮素组成;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因素;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雨桐;韩志伟;赵然;田永著;罗广飞;杨淼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雨桐;韩志伟;赵然;田永著;罗广飞;杨淼-.西南岩溶农业区典型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33):89-96
A类:
岩溶农业区
B类:
南岩,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深度,迁移特征,花溪河,中凯,水库,草地,河滨,水田,旱地,基本理化性质,硝态氮,铵态氮,下土,不同形态氮,空间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土壤全氮含量,非农,垂直方向,农业活动,垂直剖面,土壤无机氮,中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农用地土壤,土壤氮素含量,氮素分布,氮素组成,土地利用方式
AB值:
0.2443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