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闽南山地树种转换对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为了解闽南山地杉木转换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和速生树种桉树后,对土壤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改善状况.[方法]以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种同林龄人工林(杉木、桉树、黑木相思)为研究对象,采集林下0~10,1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全氮、全磷、pH及6项物理性质(容重、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并计算其化学计量.[结果]桉树和黑木相思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杉木土壤,3种林分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显著降低,全磷含量受土层和树种的影响较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种林分土壤的C:N、C:P、N:P和C:N:P随土层的变化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但整体表现为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黑木相思和桉树土壤的C:N、C:P、N:P整体高于杉木土壤,3种林分土壤的化学计量均处于中等变异水平;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全氮、C:N、C:P、N:P呈显著负相关,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与有机碳全氮及化学计量比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机碳与全氮、C:N、C: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与C:N和N:P呈极显著正相关;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C:N、C:P、N:P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却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杉木转换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和速生树种桉树会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含量及化学计量,有助于土壤养分的改善.
文献关键词:
人工林;固氮树种;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文东;李凯;朱传晟;杨启帆;沈健;林熙;何宗明;丁国昌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文东;李凯;朱传晟;杨启帆;沈健;林熙;何宗明;丁国昌-.闽南山地树种转换对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2(02):299-310
A类:
杉木采伐迹地
B类:
闽南,南山,固氮树种,黑木相思,速生树种,桉树,土壤碳氮磷储量,化学计量特征,改善状况,林龄,人工林,林下,土壤样品,持水量,毛管,管孔,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木土,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土壤容重,化学计量比,显著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林分类型,土层深度,显著水平,土壤碳氮含量,土壤养分,土壤物理性质,生态化学计量
AB值:
0.1896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