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恢复年限对川南丘陵区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川南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竹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综合评价退耕还竹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川南地区的竹林生态修复提供支持.[方法]以四川省长宁县不同恢复年限(5,10年)的硬头黄竹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非退耕竹林地为对照,测定了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体积质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化学性质(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效钾含量、交换性Ca含量、交换性Mg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加权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对不同恢复年限硬头黄竹林地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同一土层下,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体积质量和非毛管孔隙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总体减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交换性Ca和Mg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效钾含量则降低.同一恢复年限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体积质量逐渐增加,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化学性质(pH、全钾除外)逐渐降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恢复5年硬头黄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高;在同一恢复年限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不同恢复年限对川南地区竹林地土壤质量影响明显.恢复还林初期(5年),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上升明显;恢复还林后10年,对土壤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文献关键词:
硬头黄竹;恢复年限;土壤质量;川南丘陵区
作者姓名:
刘淼;蔡春菊;范少辉;张大鹏;康剑
作者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
引用格式:
[1]刘淼;蔡春菊;范少辉;张大鹏;康剑-.不同恢复年限对川南丘陵区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63-71
A类:
川南丘陵区,硬头黄竹,土壤体积质量
B类:
不同恢复年限,竹林,林地土壤质量,退耕还,川南地区,生态修复,省长,长宁县,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毛管,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管孔,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全磷含量,全钾,钾含量,有效钾,交换性,Mg,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先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先降,土层深度,土壤化学性质,除外,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质量影响,还林
AB值:
0.1563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