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血压患者臂间血压差异的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高血压的早期病理改变是内皮功能损害及动脉血管重塑,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导致血流供应障碍引起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臂间血压差异(inter-arm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IAD)是反映大动脉硬化的简易指标,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通过程度的一个侧面.IAD的检测有利于我们评价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和靶器官损害及其预后.IAD增大主要发生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亦可发生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畸形等情况,也可见于普通人.IAD发生的机制:高血压所致的动脉血管重塑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发炎细胞趋化及氧化应激反应,脂质颗粒沉积于血管壁,进而发生巨噬细胞吞噬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初步的血管壁斑块[1].随着病情的发展,斑块逐步增大,如果这个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就可以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另一方面,如果斑块发展过快,可以出现斑块内坏死出血、血小板聚集或斑块破裂,导致严重血流障碍,两种情况均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齐婷婷;高婷;孙刚
作者机构: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高血压研究所,内蒙古包头014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齐婷婷;高婷;孙刚-.高血压患者臂间血压差异的临床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05):488-491
A类:
B类:
高血压患者,压差,高血压的,病理改变,功能损害,动脉血,血管重塑,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事件,inter,arm,blood,pressure,difference,IAD,流通过程,价高,动脉硬化程度,压合,糖尿病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畸形,普通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发炎,细胞趋化,氧化应激反应,颗粒沉积,血管壁,巨噬细胞,细胞吞噬,炎性因子,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平滑肌细胞,细胞增生,管腔狭窄,闭塞,血小板聚集,斑块破裂,心血管事件
AB值:
0.2977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