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翻译视角诠释
文献摘要: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诠释多限于哲学领域,研究结论存在学科视角局限.他的理论体系具有多个知识来源,探讨其理论要义须以多学科视角加以观照.翻译学科是其知识源头之一,也是哲学问题的本源,从翻译视角诠释其理论内涵与其思想轨迹和理论体系结构更为贴近,但这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基本逻辑可归纳为,以语言意义的不稳定性解构稳定性.他认为,语言具有多义性,这是意义不稳定的本源.翻译提供了两种语言接触的条件,语言接触释放了语言的多义性;"延异"是意义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翻译是意义不稳定的条件.藉此德里达解构了形而上学先验在场的意义稳定性假设.德里达的原文"生命结构"说超越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理论批判,体现了其语言观的终极诉求——趋近纯语言的理论想象.
文献关键词:
解构主义;形而上学;翻译;德里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世生
作者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世生-.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翻译视角诠释)[J].世界社会科学,2022(01):161-168
A类:
B类: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诠释,哲学领域,知识来源,理论要义,多学科视角,观照,翻译学科,本源,理论内涵,思想轨迹,体系结构,构思,基本逻辑,语言意义,多义性,语言接触,延异,藉此,形而上学,先验,原文,生命结构,理论批判,语言观,终极,趋近,纯语言
AB值:
0.3365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