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重庆能见度特征分析及其与颗粒物浓度和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利用重庆地区能见度及温、压、湿、风等气象资料和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对重庆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能见度预报模型,分析比较了引入PM2.浓度因子对预报模型的影响效果.发现:重庆地区能见度分布呈现西低东高以及长江沿线较低的分布特征;雾发生时的平均能见度低于降水时能见度也远低于剔除雨、雾后的能见度,表明低能见度受大气中水汽影响更大;雾在冬季比例明显增加,使得平均能见度在冬季明显降低,而6月和10月降水增多是导致这两个月平均能见度出现明显降低的重要原因;能见度日变化呈现单峰型,雾和降水高发时段与平均能见度低值区重叠,是造成夜间能见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气湿度、温度及颗粒物浓度都是影响能见度的重要因子,当相对湿度小于70%时能见度随PM2.5增加明显降低,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降低;在能见度的客观预报模型中引入PM2.5浓度因子的预报效果好于不引入该因子的效果,特别是秋冬季的预报效果改善明显.
文献关键词:
能见度;影响因子;PM2.5;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余;刘宁微;周国兵;陈道劲;李晶;江文华
作者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余;刘宁微;周国兵;陈道劲;李晶;江文华-.重庆能见度特征分析及其与颗粒物浓度和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J].气象科技,2022(04):563-573
A类:
B类:
颗粒物浓度,气象影响因子,重庆地区,气象资料,大气颗粒物,神经网络方法,能见度预报,预报模型,PM2,影响效果,长江沿线,低能见度,水汽,季明,月降水,度日,日变化,单峰,低值,大气湿度,相对湿度,预报效果,秋冬季
AB值:
0.232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