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规范语境下口供补强规则的解释图景
文献摘要:
补强规则中的口供是指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被告人供述,补强证据是口供外的其他法定证据,与口供没有同源性.借鉴域外的"罪体标准"和"可信性标准",根据补强对象的不同可将口供补强模式划分为罪体印证补强模式、隐蔽性证据(细节)补强模式和口供事实补强模式.我国不宜采口供事实补强模式,但可结合罪体印证补强模式与隐蔽性证据补强模式,将补强对象范围限定在"结果、犯罪行为和主体同一"三个客观面.三个客观面的补强意味着案件事实认定上的两大效果:一是可判断"犯罪已发生,该人有参与",以降低假案冤案出现的风险;二是口供的可信性得到补强,所涵盖的主要犯罪事实可推断为真.然而"部分为真则全部为真"的推断逻辑仍不免产生质疑,但口供补强规则是定罪规则,并不排斥仅有口供仍可认定案件的部分事实或情节.当然,为确保口供补强规则适用的可靠性,可从口供合法性以及供述动机等外部保障机制再行审查.
文献关键词:
口供补强;罪体印证补强;隐蔽性证据补强;口供事实补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董坤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坤-.规范语境下口供补强规则的解释图景)[J].法学家,2022(01):114-127
A类:
罪体印证补强,印证补强,口供事实补强,隐蔽性证据补强,供述动机
B类:
下口,口供补强规则,指证,被告人供述,法定证据,同源性,域外,可信性,对象范围,犯罪行为,案件事实,事实认定,可判,该人,假案,冤案,要犯,犯罪事实,可推断,不免,定罪规则,定案,规则适用,外部保障,再行
AB值:
0.2200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