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个人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构建
文献摘要:
个人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补强个人信息侵权民事责任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调整受害人群体与加害人群体利益失衡、预防人格权益受损、抑制大规模侵害个人信息时受害人"搭便车".个人信息侵权可区分为以个人信息为侵权对象与以个人信息为侵权手段两种行为态样,这一区分对个人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之成立及内容之发生影响重大.个人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应坚持"故意"要件,自然人侵权时还必须符合"情节严重"的要求.单纯侵害个人信息未引发现实损害时,虽无须补偿性赔偿,但可直接规定单人单案的最低赔偿数额,以实现惩罚性赔偿的效果.发生现实损害时,要求该损害构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后果",以与惩罚性赔偿的价值评价相统一.确定惩罚性赔偿金倍数时,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权情节、损害后果等要素及其严重程度.
文献关键词:
个人信息;侵权责任;惩罚性赔偿
作者姓名:
孙鹏;杨在会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鹏;杨在会-.个人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构建)[J].北方法学,2022(05):91-107
A类:
B类:
个人信息侵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制度,补强,民事责任,受害人,加害人,利益失衡,防人,人格权益,权益受损,侵害,搭便车,区分对,赔偿责任,任之,故意,要件,自然人,情节严重,无须,补偿性赔偿,定单,单人,赔偿数额,严重后果,价值评价,惩罚性赔偿金,倍数,侵权人,主观过错,损害后果,侵权责任
AB值:
0.299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