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信诈骗"外围"帮助行为的刑法定性
文献摘要:
司法实践中,对于电信诈骗"外围"帮助行为的定性,存在诈骗罪共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三种情形.以既遂时点为区分,诈骗罪共犯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的帮助行为须促进犯罪活动的实施,因而实施于诈骗罪既遂前.诈骗罪帮助犯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为物理帮助,还包括因"事前通谋"而形成的心理帮助.行为人未"事前通谋"而仅有转移赃款的故意,他人利用其收取赃款的,属于实行过限,仅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关键区分在于帮助行为的发生时点而非上游犯罪是否查证属实,应当激活这一兜底罪名,同时把握其对行为的独立性和危害性要求.诈骗罪帮助犯的成立不要求形成诈骗合意,双向默契或单方明知亦可纳入共犯评价范围.以"明知"为核心界定主观内容对于区分个罪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当结合司法解释的规定严格运用"推定"原则.
文献关键词:
电信诈骗;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宪权;魏彤
作者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宪权;魏彤-.电信诈骗"外围"帮助行为的刑法定性)[J].犯罪研究,2022(04):2-15
A类:
B类:
电信诈骗,帮助行为,刑法,法定性,司法实践,诈骗罪,共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既遂,时点,进犯,帮助犯,事前通谋,行为人,赃款,故意,收取,关键区,非上,上游犯罪,查证,属实,一兜,兜底,罪名,危害性,不要,合意,默契,单方,方明,明知,评价范围,分个,司法解释,推定
AB值:
0.3048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