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嵩山地区全新世植被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摘要:
嵩山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早期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区域植被全新世演化研究也备受关注,孢粉分析是此类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嵩山地区已有的16处地点的19套孢粉数据,梳理出区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化历史.结果表明,10ka B.P.之前,区域乔木花粉极少,为草地植被景观;10~7ka B.P.,乔木花粉增多,丘陵、台地地区为疏林草地,平原地区乔木分布较多,为森林草地;7~5 ka B.P.,乔木花粉含量继续增加,丘陵地区仍为疏林草地,台地地区已经具有森林草地景观特征,平原地区则为针阔混交林植被景观;5~2.5 ka B.P.,乔木花粉含量逐渐减少,区域又转变为疏林草地植被景观.区域早期植被研究存在沉积样品孢粉含量少,地层年代分辨率低,自然沉积剖面较少,山地、丘陵区域数据不多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有效引进信息技术,在孢粉提取与鉴定方法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地貌类型的高分辨率研究.研究思路也需要从孢粉数据重建气候演变向植被特征与人类活动交互作用所延伸.
文献关键词:
嵩山地区;全新世;孢粉分析;植被演化
作者姓名:
鲁鹏;许俊杰;王霞;胡亚毅;王辉
作者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鲁鹏;许俊杰;王霞;胡亚毅;王辉-.嵩山地区全新世植被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2022(04):730-738
A类:
10ka
B类:
嵩山地区,全新世,植被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华夏文明,发祥地,早期人类,人类活动,孢粉分析,晚更新世,乔木,木花,花粉,极少,草地植被,7ka,台地,疏林草地,平原地区,丘陵地区,景观特征,针阔混交林,地层年代,丘陵区,鉴定方法,不断改进,种地,地貌类型,路也,数据重建,气候演变,变向,植被特征
AB值:
0.265959
相似文献
2015-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制图及时空特征分析
匡文慧;张树文;杜国明;颜长珍;吴世新;李仁东;陆灯盛;潘涛;宁静;郭长庆;董金玮;包玉海;迟文峰;窦银银;侯亚丽;尹哲睿;常丽萍;杨久春;谢家丽;邱娟;张汉松;张宇博;杨仕琪;萨日盖;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430071;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曲阜师范大学,日照276826;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0028;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01007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吉林大学,长春13000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