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为例
文献摘要:
东北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高度敏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研究表征生态环境变化的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是制定政策、改善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利用遥感区域分析和地面实证分析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区的植被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重要性指标定量阐述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1982-2015年的植被呈退化趋势(-0.02/10a),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呈增温趋势分别为0.13℃/10a、0.16℃/10a和0.20℃/10a,而年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16.3 mm/10a).植被NDVI随云量的增加而降低(R=-0.21),并且显著负相关占总面积的24.98%.NDVI随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的增加而增加(RTMN=0.01、RTMN=0.02和RTMN=0.04).潜在蒸散对NDVI的影响存在差异,降水量在200-400 mm NDVI与潜在蒸散显著负相关(占总面积18.60%),400 mm以上显著正相关且占总面积16.01%.降水量与NDVI正相关(R=0.03),其中显著正相关占总面积的19.55%,显著负相关仅占总面积的5.31%.降水量是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以及鄂温克族自治区西部植被(草地)的主导影响因子,云分量是东部林地的主导影响因子.此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因子(家畜密度和开垦面积)对NDVI的解释率高于温度和降水,并且人类活动的平均重要性指标(VIP人类活动因子=2.48)高于气候因子(VIP气候因子=0.80),气候因子中的降水解释率和重要性均高于温度.因此,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林草交错区气候呈变暖变干旱趋势,而人类活动因子对植被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合理调控农牧业是改善林草交错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文献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气候因子;人类活动因子;植被变化趋势;变量投影重要性
作者姓名:
袁换欢;王智;徐网谷;游广永;张建亮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换欢;王智;徐网谷;游广永;张建亮-.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为例)[J].生态学报,2022(18):7321-7335
A类:
RTMN
B类:
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中国东北,北大,大兴安岭,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植被指数,时空变化,驱动因子,改善生态环境,区域分析,植被变化趋势,重要性指标,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因子,相对重要性,10a,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增温,年平均降水量,NDVI,云量,总面积,潜在蒸散,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草地,林地,明人,家畜,开垦,VIP,气候因子,气候变暖,北林,干旱趋势,对植,农牧业,植被生态,系统稳定,变量投影重要性
AB值:
0.2638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