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特指问句的形式语义研究:回顾与反思
文献摘要:
Hamblin(1973)将疑问句的语义分析为由可能答案组成的集合,正式将疑问句引入形式语义学研究.然而,这种分析中问句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具有同等地位,因此无法捕捉不同类别非特指问句针对答案的偏向性(bias),也就无法解释这些非特指问句之间的语义异同.近几十年来,如何合理分析各类非特指问句的语义、解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已经成为学界讨论热点.本文重点梳理近期英语是非问句、选择问句、附加问句形式语义研究的重要成果,总结并对比这些研究的核心观点,评价其语义分析的论证手段、逻辑理据与解释力度,并为汉语非特指问句研究提供一些可能的启发与思路.
文献关键词:
非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附加问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梦溪;徐贝贝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梦溪;徐贝贝-.非特指问句的形式语义研究:回顾与反思)[J].当代语言学,2022(04):586-609
A类:
非特指问句,Hamblin,附加问句
B类:
语义研究,疑问句,语义分析,语义学,对答,偏向性,bias,无法解释,异已,是非问句,选择问句,重要成果,核心观点,逻辑理据,解释力
AB值:
0.1701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