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晋北平鲁方言的语气副词"作准"及其来源
文献摘要:
晋北平鲁方言语气副词"作准"表不确定的揣测语气,确认度高.能与多种句法成分共现,还可根据强调焦点的不同,灵活改变其位置."作准"的同素逆序词"准作",否定形式"不作准"也能表示揣测语气.结合历史文献发现,不晚于唐代,"作准"由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动词,表"确定""当真"等义,为语气副词"作准"提供语义基础.明代以后,"作准"虚化为语气副词,表确定语气.清代"作准"在否定句和反问句中吸收不确定的语境义,发展出不确定的揣测语气.这一历时演变过程是重新分析、主观性程度增强及语境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晋北平鲁方言语气副词"作准"表不确定揣测语气,是对明清用法的继承与发展.
文献关键词:
平鲁方言;作准;语气副词;来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锦秀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锦秀-.晋北平鲁方言的语气副词"作准"及其来源)[J].汉语学报,2022(03):110-119
A类:
平鲁方言
B类:
晋北,北平,语气副词,作准,揣测,句法成分,调焦,同素逆序词,否定形式,不作,历史文献,不晚,唐代,动词短语,语词,词汇化,当真,语义基础,虚化,定语,否定句,反问句,语境义,历时演变,重新分析,主观性,继承与发展
AB值:
0.28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