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客家话"K-neg-VP"正反问句的性质和形成机制
文献摘要:
提 要"K-neg-VP"正反问句主要见于赣粤交界地带的客家话,K的主要形式有"阿""还",由于"阿[a]""还[xa]"常与否定词"唔[m]"合音为"暗[an]""咸[xam]",故该句式包括"阿-neg-VP""还-neg-VP"和"暗VP""咸VP"四种类型.本文通过考察汉语史的相关语料和山东方言"是不VP"正反问句的旁证,判断"K-neg-VP"与"可VP"没有类型学上的关系,而是源于中古问句"还VP不VP"的左肯定项删除,删除的动因与疑问句的句法要求以及"还"的语义有关.
文献关键词:
客家话;"k-neg-VP"正反问句;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3]
语言、文字(H)
作者姓名:
付欣晴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3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欣晴-.客家话"K-neg-VP"正反问句的性质和形成机制)[J].汉语学报,2022(02):112-120
A类:
xam
B类:
客家话,neg,VP,正反问句,交界地带,主要形式,否定词,合音,an,句式,通过考察,汉语史,语料,山东方言,旁证,类型学,中古,删除,疑问句,句法
AB值:
0.2547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