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针对不同品种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等特点,于2021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及SSR标记对32份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与9份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现推广应用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及春化特性差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其抗寒性差异,分析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高于80%,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越冬率均小于25%,且抗寒性强弱差异明显;根据春化率高低,参试材料可分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弱冬性等4个级别;强冬性材料未现蕾的植株占比高,春播后难以抽薹现蕾进入生殖生长,加权平均薹高随之偏低,抗寒性强;春化率越高,成熟期的加权平均株高越高且抗性越弱,越冬率与春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筛选出的9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976个总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750个,多态位点比率达72%,说明其分子遗传水平上的多态性丰富度高,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甘蓝型冬油菜遗传多样性整体高于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甘蓝型冬油菜划分为9类;根据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分为3大类,与抗寒性分类趋于一致.研究成果有望为鉴别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构建指纹图谱及选择不同生态区适宜品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文献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作者姓名:
马敏;朱明川;曾瑞;武军艳;马骊;李学才;蒲媛媛;刘丽君;曾秀存;朱文英;孙万仓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平凉744099
引用格式:
[1]马敏;朱明川;曾瑞;武军艳;马骊;李学才;蒲媛媛;刘丽君;曾秀存;朱文英;孙万仓-.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06):1-11,33
A类:
强冬性
B类:
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品种,随机区组设计,系统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法,SSR,生产应用,油菜品种,越冬率,春化,种间,亲缘关系,参试,半冬性,植株,春播,抽薹,生殖生长,加权平均,成熟期,株高,多态性,引物,合共,条带,多态位点,分子遗传,丰富度,群体遗传结构,遗传结构分析,指纹图谱,不同生态区,分子标记
AB值:
0.1871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