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左心房内径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指标对梗死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左心房内径(LAD)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后新发房颤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AMI后未发生房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左心房内径(LAD)分为Ⅰ组(LAD≥40 mm,26例)、Ⅱ组(35 mm≤LAD<40 mm,37例)和Ⅲ组(LAD<35 mm,45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获得最小P波时限(Pmin)、最大P波时限(Pmax)、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心电图P波特征对发生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Pmin小于对照组,Pmax、Ptfv1、Hs-CRP、TNF-α、IL-6大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Pmin随LAD减小逐渐升高,Pmax、Ptfv1、hs-CRP、TNF-α、IL-6随LAD减小逐渐降低(P<0.05).Pmin与LAD呈负相关(r=-0.652,P<0.05);Pmax、Ptfv1与LAD呈正相关(r=0.554,r=0.686,P<0.05).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566,r=0.527,r=0.618,P<0.05).Pmin、Pmax、Ptfv1诊断患者新发房颤AUC分别为0.714,0.783,0.751(P均<0.05),截断值分别为80.11 ms、136.56 ms和0.04 mm/s.以Pmin、Pmax、Ptfv1截断值为临界点,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测,评估患者新发房颤诊断价值,其敏感度为89.81%,特异度为68.52%,联合检测AUC较高.结论 不同LAD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与新发房颤有关,炎症因子与LAD相关,其可能参与新发房颤的发展过程.
文献关键词:
心电图P波特征;急性心肌梗死;房颤;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永福;郑颖;刁明锐;王炎林;陈彦汝
作者机构: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心电图室,四川 成都 61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永福;郑颖;刁明锐;王炎林;陈彦汝-.不同左心房内径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指标对梗死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10):1432-1434
A类:
Ptfv1
B类:
左心房内径,波特征,特征指标,新发房颤,预测价值,价值研究,LAD,急性心肌梗死,AMI,成都市,新都区,房颤患者,心电图检查,时限,Pmin,Pmax,终末,电势,PtfV1,酶联免疫吸附法,Hs,白介素,相关系数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价值,hs,截断值,ms,临界点,联合检测
AB值:
0.1583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