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磷脂抗体相关视网膜血管阻塞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近年来,抗磷脂抗体(aPL)相关视网膜血管阻塞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发病年龄小、无高血压及无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群体中更明显。当该类人群发生视网膜血管阻塞时,应重点排除与aPL的相关性。aPL相关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发病机制主要与aPL导致的血栓形成有关,包括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诱导血小板聚集、蛋白C活化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及中性粒细胞活化激活等。aPL相关的视网膜血管阻塞具有发病年龄无特定性、症状体征无独特性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具有多样性等临床特点。当前,aPL相关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治疗主要以抗血栓形成和治疗预防眼部新生血管等并发症为主,前者包括了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溶栓及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后者包括视网膜激光凝固术、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注射用地塞米松植入剂等。但原发病的治疗方案对眼局部病情的控制效果不一,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以进一步规范化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视网膜血管阻塞;血栓;凝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子扬;谢立科;郝晓凤;张小艳
作者机构:
100007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10004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障眼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子扬;谢立科;郝晓凤;张小艳-.抗磷脂抗体相关视网膜血管阻塞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6):367-371
A类:
B类:
抗磷脂抗体,视网膜血管阻塞,aPL,发病年龄,无糖,高危因素,群发,前列环素,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细胞活化,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特点,抗血栓形成,治疗预防,眼部新生血管,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溶栓,组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激光凝固术,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用,地塞米松,原发病,尚需,循证医学,规范化治疗
AB值:
0.2104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