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霍耐特早期哲学人类学兴趣后来湮灭了吗?
文献摘要:
早在1980年霍耐特与姚阿斯合作出版《社会行动与人的天性》,标志着霍氏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开端.这种关注有其理论缘由,旨趣在于通过人类学的分析来理解社会斗争的心理动力机制,这种斗争过程推动着哈贝马斯所谓的交往理性状态和社会持续道德进步状态的实现.在霍耐特"承认理论"形成之后,霍耐特通过对社会斗争的社会心理学依据的再反思,通过社会病理学、自由的病态等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延续着他的人类学兴趣,这种兴趣的延续构成了他"批判的社会学"的底色.霍耐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积极意义在于坚持了批判理论面向社会经验和个体体验的传统,不足在于严重受制于黑格尔-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理解范式,把人类承认心理中"拒绝承认"的方面搁置起来,这在冲突激化、焦虑上升、民粹膨胀时期,其说服力被打折扣.
文献关键词:
霍耐特;哈贝马斯;哲学人类学;批判的社会学;承认理论
作者姓名:
胡云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引用格式:
[1]胡云峰-.霍耐特早期哲学人类学兴趣后来湮灭了吗?)[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81-188
A类:
批判的社会学
B类:
霍耐特,特早,哲学人类学,湮灭,阿斯,合作出版,社会行动,开端,注有,缘由,旨趣,心理动力,动力机制,争过,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承认理论,社会心理学,病态,底色,批判理论,面向社会,个体体验,受制于,黑格尔,主体间性,理解范式,搁置,激化,民粹,说服力,打折扣
AB值:
0.3179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