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件固定方式对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为了探索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加工规律,寻找最优加工位置,以满足实际加工需求,提高零件表面完整性.方法 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将工件置于不同深度、不同水平位置,测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加工效果,并用曲线拟合找出最优加工位置.结论 工件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工件各区域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先下降再上升后降低,随着与左桶壁水平位置距离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内固定方式下,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速率明显快于外固定,工件能达到的极限表面粗糙度值是外固定方式下的(0.4~0.5)倍,且工件加工后不均匀性弱于外固定.通过深度、水平位置的曲线拟合及实验验证,工件的最优加工位置为:埋入深度220mm,距左桶壁275mm.
文献关键词:
滚磨光整加工;工件固定方式;表面粗糙度;最优加工位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强;Ahmed Sanuar Hossain;李秀红;白小云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精密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强;Ahmed Sanuar Hossain;李秀红;白小云-.工件固定方式对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03):7-14
A类:
工件固定方式,最优加工位置,275mm
B类:
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加工效果,效果影响,卧式,实际加工,零件,表面完整性,不同深度,不同水平,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曲线拟合,先下,再上,内固定,降速,快于,外固定,表面粗糙度值,工件加工,不均匀性,埋入,220mm
AB值:
0.211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