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空间冷焊效应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航天机构对空间冷焊效应的研究成果.首先,从晶体结构与能量角度阐述了空间冷焊效应的机理,并讨论了表面氧化物、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和晶体缺陷在冷焊效应中的作用.接着针对冷焊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接触类型、基体材料特性、接触面积与应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包括静载、冲击和微动3种接触类型下冷焊效应的差异,不同材料对偶间粘着力大小的对比以及接触面积和应力对冷焊效应的影响.随后介绍了国内外冷焊效应研究设备概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3种空间活动机构常用基体材料(Fe、Al和Ti基金属材料)的冷焊防护措施,具体包括镀MoS2、TiC和DLC等涂层以及硬质阳极氧化、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等处理方法.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空间冷焊效应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重点与发展建议.
文献关键词:
高真空;空间冷焊;粘着力;微动磨损;冷焊防护
作者姓名:
苍悦天;张凯锋;周晖;万志华;郝宏;胡汉军
作者机构: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苍悦天;张凯锋;周晖;万志华;郝宏;胡汉军-.空间冷焊效应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22(04):92-103
A类:
空间冷焊,冷焊效应,冷焊防护
B类:
外航,天机,晶体结构,量角,表面氧化,非化学,化学计量,晶体缺陷,接触类型,基体材料,材料特性,接触面积,静载,不同材料,对偶,粘着力,活动机构,金属材料,防护措施,MoS2,TiC,DLC,硬质阳极氧化,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高真空,微动磨损
AB值:
0.2395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