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太平洋侏罗纪海洋地壳断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文献摘要:
侏罗纪洋壳为现存最古老的海洋地壳,残留在地球表面上很少,目前对于侏罗纪洋壳的断裂特征和构造变形了解很少.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精细解释了位于西太平洋的侏罗纪洋壳基底? 沉积地层和断裂结构,发现在研究区存在基底断层? 沉积断层和垮塌断层三种类型的断裂构造,并对其走向、倾角、断距等几何参数与变形特征进行了推测和定量研究.研究还发现,基底断层是洋壳受到板块伸展拉张而产生的,在后期海底沉积过程中持续发育并错断上覆沉积物,在海底形成明显的断层陡坎.沉积断层是沉积地层自身重力作用的产物,受到沉积地层岩石性质的控制.垮塌断层是岩浆侵出或者侵入形成海山,导致洋壳及其上覆沉积局部抬升并向两侧推移,引起先存的基底断层和沉积断层重新错动产生的.研究区内切断洋壳基底和上覆沉积的活动断层的推测走向大体符合侏罗纪洋壳基底面起伏、重力异常骤变界面以及地磁异常条带等的走向,表明这些断裂从侏罗纪洋中脊的海底扩张中演变而来,并且持续活动至今.这些发育在古老洋壳上的断层能够长时间让水进入岩石圈并进入俯冲带及地球内部,从而促进地球水循环.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这些断裂产生大地震,但这些断层可能随着板块俯冲而演变成俯冲带地震大断裂,今后研究应该关注这类断层在靠近海沟之前的演化规律和潜在地震风险.
文献关键词:
海洋地壳;侏罗纪;断层作用;水循环;地震
作者姓名:
张锦昌;杨晓东;林婧雪;曲梦;罗怡鸣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145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4532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82;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广东 深圳 518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锦昌;杨晓东;林婧雪;曲梦;罗怡鸣-.西太平洋侏罗纪海洋地壳断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热带海洋学报,2022(03):1-15
A类:
海洋地壳
B类:
西太平洋,侏罗纪,断裂特征,成因机制,地球表面,构造变形,反射地震剖面,断裂结构,垮塌,三种类型,断裂构造,断距,几何参数,变形特征,定量研究,伸展,拉张,沉积过程,错断,沉积物,断层陡坎,重力作用,石性,岩浆,海山,抬升,侧推,起先,先存,错动,内切,切断,活动断层,底面,重力异常,骤变,地磁异常,磁异常条带,洋中脊,海底扩张,中演,入岩,岩石圈,地球内部,水循环,大地震,板块俯冲,演变成,俯冲带地震,近海,海沟,演化规律,潜在地,地震风险,断层作用
AB值:
0.4046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