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喜马拉雅西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壳尺度的构造叠置
文献摘要:
陆陆碰撞过程是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主体.然而,人们对印度板块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行为尚不了解.如大陆碰撞及其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如何进行的、印度板块是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还是回转至板块上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以及两者比例如何,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板块低角度沿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俯冲在低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之下已经被反射地震图像很好地揭示.然而,关于MHT如何向北延伸,前人的研究仅获得了分辨率较低的接收函数图像.因而,MHT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印度板块的俯冲行为仍是一个谜.喜马拉雅造山楔增生机制,也就是印度地壳前缘的变形机制,反映出物质被临界锥形逆冲断层作用转移到板块上部,或是以韧性管道流的样式向南溢出.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地区横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沿东经81.5°展布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精细揭示了地壳尺度结构构造.剖面显示,MHT以大约20°的倾斜角度延伸至大约60 km深度,接近埋深为70~75 km的Moho面.越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运移到北面的印度地壳厚度已经不足15 km.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显示中地壳逆冲构造反射发育.我们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地壳尺度的多重构造叠置作用使物质自MHT下部的板块向其上部板块转移,这一过程使印度地壳厚度减薄了,同时加厚了喜马拉雅地壳.
文献关键词:
构造叠置;地壳结构;深地震反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青藏高原
作者姓名:
卢占武;高锐;Simon KLEMPERER;王海燕;董树文;李文辉;李洪强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北京100037;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斯坦福94305-2215;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占武;高锐;Simon KLEMPERER;王海燕;董树文;李文辉;李洪强-.喜马拉雅西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壳尺度的构造叠置)[J].地学前缘,2022(02):210-217
A类:
雅西
B类: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叠置,陆陆碰撞,板块构造,印度板块,喜马拉雅造山带,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大陆俯冲,回转,转至,低角,MHT,反射地震,接收函数,函数图像,前缘,变形机制,锥形,逆冲断层,断层作用,管道流,样式,横过,东经,展布,深地震反射剖面,尺度结构,结构构造,倾斜角度,埋深,深为,Moho,越过,运移,北面,地壳厚度,造反,板块俯冲,厚度减薄,加厚,地壳结构
AB值:
0.201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