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以来陆源碎屑粒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演变受多种因素控制,但目前对末次冰盛期以来底流的敏感指标、演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选取南海东北部深水区16ZBS11岩心开展陆源碎屑粒度测试和年龄测定,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因子,并计算底流强度及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陆源碎屑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砂组分仅在部分层位出现.南海东北部深海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第Ⅰ阶段为22.39~16.02ka BP,第Ⅱ阶段为16.02~9.58ka BP,第Ⅲ阶段为9.58ka BP至今,各阶段粘土和粉砂组分均呈反相演变过程.海平面变化是深海沉积和海洋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末次冰盛期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强度和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并呈同步变化,16ka BP、11.5ka BP后南海分别与印度洋、台湾海峡连通,影响了南海北部的海洋过程.特别是9.58ka BP以来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方式和强度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深海陆源碎屑的输运及沉积演化.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底流活动演变和南海深海过程提供了新证据.
文献关键词:
陆源碎屑;深海盆;粒级-标准偏差;底流强度;南海东北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雪松;陈忠;许安涛;田雨杭;曹立;张斌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 海南 三亚 572024;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 德国 基尔 241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雪松;陈忠;许安涛;田雨杭;曹立;张斌-.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以来陆源碎屑粒度特征及影响因素)[J].热带海洋学报,2022(01):158-170
A类:
16ZBS11,环境敏感因子,底流强度,02ka,58ka,16ka
B类: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陆源碎屑,粒度特征,盆底,因素控制,敏感指标,控制因素,深水区,岩心,年龄测定,粒级,标准偏差,取环,搬运,运能,粉砂,粘土,层位,深海沉积,沉积环境,演化阶段,反相,相演变,海平面变化,同步变化,5ka,印度洋,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混合方式,海陆,输运,沉积演化,海深,新证
AB值:
0.253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