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对中印度洋海盆深海富稀土沉积区两根柱样GC02和GC06开展了沉积物涂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以及单矿物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探讨了其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及稀土元素(REY)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GC02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和沸石黏土,GC06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稀土元素主要在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中富集.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配分模式指示沉积物的REY主要来源于海水,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该地区沉积物陆源组分可能主要源于澳大利亚的风尘物质.元素相关性和CaO/P2O5比值等指示了深海富稀土沉积中REY的主要赋存矿物为生物磷灰石(鱼牙/骨等),其次为铁锰微结核.本文总结和探讨了深海富稀土沉积的形成机制,完善了深海富稀土沉积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文献关键词: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深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稀土来源;赋存矿物;富集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懿;石学法;鄢全树;刘希军;于淼;黄牧;毕东杰;李佳;朱爱美;高晶晶;汪虹敏;张兆祺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懿;石学法;鄢全树;刘希军;于淼;黄牧;毕东杰;李佳;朱爱美;高晶晶;汪虹敏;张兆祺-.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11):42-62
A类:
中印度洋海盆,GC06,富稀土深海沉积物,稀土来源
B类: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富集机制,海富,沉积区,两根,根柱,GC02,涂片,衍射分析,微量和稀土元素,元素分析,单矿,原位微区,化学分析,物质来源,REY,柱状沉积物,沉积物类型,钙质,黏土,沸石,中富,北美,页岩,NASC,配分,矿物学,陆源,风尘,元素相关性,CaO,P2O5,赋存矿物,磷灰石,概念模型
AB值:
0.26022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