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文献摘要:
海洋沉积物的粒度是制约其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按照粒径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H-CL38柱状沉积物分为粉砂级沉积物(2~63μm)和黏土级沉积物(<2μm),并分别测量其主微量元素含量,着重研究稀土元素(REY)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从而更好地探讨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研究区的物质来源及沉积过程的指示意义.根据粒度特征,SH-CL38柱状沉积物可划分为五个层位.相对于平均上地壳(UCC),粉砂级沉积物和黏土级沉积物中均表现出Na、P、Ca、Mn、Ba、Sr、Sc、Co以及REY的亏损.黏土级沉积物中的Al、Fe、K、Mg含量高于粉砂级沉积物,而粉砂级沉积物中微量元素Zr、Hf、Ta、Nb以及各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黏土级沉积物,粉砂级沉积物和黏土级沉积物中REY含量和主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表明细粒沉积物中REY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尽管粉砂级沉积物和黏土级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是它们的REY经PAAS标准化后的REY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较平坦的陆源特征,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与台湾西南地区及华南陆缘沉积物的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可能为SH-CL38柱状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本研究表明,同一样品中的不同粒级沉积物在指示同一时期的源区时存在差异,因此,对沉积物进行分粒级研究,并将不同粒级沉积物记录的信息综合分析能够更明确的指示物源和沉积过程.
文献关键词:
粉砂级沉积物;黏土级沉积物;稀土元素;物源;分粒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丹丹;刘盛;张志顺;赵彦彦;杨俊;魏浩天;张广璐;孙国静;郭晓强
作者机构: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丹丹;刘盛;张志顺;赵彦彦;杨俊;魏浩天;张广璐;孙国静;郭晓强-.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0):109-126
A类:
CL38,粉砂级沉积物,黏土级沉积物
B类: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意义,海洋沉积物,元素分布,SH,柱状沉积物,主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稀土元素,REY,物质来源,沉积过程,粒度特征,层位,上地壳,UCC,Na,Mn,Ba,Sr,Sc,Co,亏损,Mg,中微量元素,Zr,Hf,Ta,Nb,明细,细粒沉积物,陆源碎屑,PAAS,配分,平坦,Ce,负异常,台湾,西南地区,华南陆缘,物源区,同一时,分粒级,物记录,指示物
AB值:
0.2402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