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ZnO图形化阵列制备及其场致发射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传统图形化工艺复杂且图形未经精细设计,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ANSYS Maxwell 16.0仿真软件研究电子运动轨迹规律,提出图形化发射体阵列有效发射尺寸和最佳阵列间距阴极结构的新思路,改善场发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阵列间距为200μm时,图形化阵列中心区域的电场分布平坦,阵列四周突变上升.这是由于阵列边缘部分相比于阵列中心区域部分更表现出针尖的特性,当阵列间距越小时,单元阵列之间的边缘区域场强叠加,出现场强叠加区.当阵列间距逐渐增大时,场强边缘叠加效应削弱,同时电场屏蔽效应也削弱.因此,阵列边长越大,为400μm时,阴极表面场强趋于平坦,场强边缘叠加效应和电场屏蔽效应达到平衡.而阵列间距增大到600μm时,会导致单元阵列平面中心位置相对较远,单元阵列场发射相对独立,电子发射出现空档区域.因此,阵列间距选取适中数值时,阵列边缘场强叠加效应削弱,四周电场也不会出现盲区,电场基本达到均匀分布.根据仿真结果,通过喷墨打印图形化种子层实现图案化发射体阵列精准定位,再水热生长ZnO纳米棒阴极阵列.场致发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间距的增加,开启场强Eon从200μm时的2.95 V/μm降低到400μm时的0.57 V/μm,并进一步变为600μm时的2.26 V/μm;而场增强因子β随阵列间距从200μm增加到600μm,先增大后减小.这与仿真结果吻合,即在ZnO阴极阵列有效发射尺寸为200μm情况下,当阵列间距为400μm时,场发射性能最优,其开启场强为0.57 V/μm,场发射增强因子为32179.通过调控图形化阵列电子发射轨迹,从而减小场叠加和场屏蔽效应可以改善场发射性能.结合图形化设计和喷墨打印的高效性,有望实现高性能场致发射电子源.
文献关键词:
电子源;场致发射;喷墨打印;ZnO纳米棒;图形化阵列;水热生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磊;廖一鹏;朱坤华;严欣
作者机构: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州 350002;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 350108;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磊;廖一鹏;朱坤华;严欣-.ZnO图形化阵列制备及其场致发射性能研究)[J].光子学报,2022(05):262-268
A类:
图形化阵列
B类:
ZnO,阵列制备,场致发射,传统图形,致电,电场分布,分布不均匀,Maxwell,软件研究,运动轨迹,出图,列有,阵列间距,阴极结构,场发射,中心区,平坦,四周,变上,针尖,边缘区域,加区,叠加效应,电场屏蔽,屏蔽效应,边长,表面场强,中心位置,较远,电子发射,空档,适中,盲区,均匀分布,喷墨打印,种子层,图案化,精准定位,水热生长,纳米棒,Eon,增强因子,小场,电子源
AB值:
0.2710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