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极端干湿循环作用下饱和泥浆红黏土的干缩裂隙发育特征
文献摘要:
云贵高原红黏土常经历极端干湿循环过程,为研究极端干湿循环作用对红黏土干缩裂隙发育规律的影响,以昆明呈贡地区红黏土饱和泥浆样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5次干湿循环试验,通过监测红黏土质量和表面干缩裂隙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分析了极端干湿循环作用对红黏土水分蒸发、干缩裂隙的形成及其演化、表面干缩裂隙网络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红黏土蒸发曲线各蒸发阶段的历时不等,后4次干湿循环的红黏土干燥完成时间比第1次干湿循环的红黏土短,红黏土的水分蒸发速率比第1次干湿循环的红黏土大;首次与后4次干湿循环红黏土干缩裂隙的形成及其演化特征、形成机理不同,首次干湿循环红黏土形成的干缩裂隙网络结构对后续干湿循环红黏土干缩裂隙的形成及其演化起控制作用;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裂隙网络结构的几何形态特征相似;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红黏土表面干缩裂隙交点数、裂隙条数、土块数和裂隙总长度增加,土块平均面积、土块最大面积、裂隙平均长度和表面裂隙率减小,红黏土碎裂化程度加剧;首次极端干湿循环作用对红黏土水分蒸发和干缩裂隙发育强度的影响最显著,后续干湿循环作用对其的影响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且存在极限平衡状态.结果 认为,极端干湿循环作用会显著影响红黏土的水分蒸发过程、干缩裂隙的形成及其演化、表面干缩裂隙网络结构形态,该研究结果可为红黏土地区工程建设及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红黏土;干缩裂隙;极端干湿循环;水分蒸发;崩解性;极限平衡状态
作者姓名:
何岱洵;张家明;陈茂;龙郧铠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岱洵;张家明;陈茂;龙郧铠-.极端干湿循环作用下饱和泥浆红黏土的干缩裂隙发育特征)[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01):101-110
A类:
极端干湿循环
B类:
干湿循环作用,红黏土,干缩裂隙,裂隙发育特征,云贵高原,循环过程,发育规律,昆明呈贡,泥浆样,干湿循环试验,土质,裂隙网络,结构形态,循环次数,完成时间,水分蒸发速率,速率比,演化特征,形成机理,控制作用,几何形态,交点,条数,土块,总长度,平均长度,表面裂隙,面裂隙率,碎裂化,极限平衡状态,蒸发过程,减灾防灾,防灾工作,崩解性
AB值:
0.1622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