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化作用下白垩系砂岩崩解特性及耗散能分析
文献摘要:
白垩系砂岩沉积时间短,胶结程度差,在水化作用下极易发生崩解.选用湖北宜昌地区白垩系五龙组砂岩开展室内静态与动态崩解试验,分析了静动态崩解方式下白垩系砂岩的耐崩解指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崩解循环后不同粒径范围内崩解物颗粒质量百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白垩系砂岩的崩解过程,采用电镜扫描试验观察崩解前后白垩系砂岩的镜下微观特征,根据崩解后崩解残留物的形态特征分析白垩系砂岩的崩解破坏模式,研究白垩系砂岩的崩解机理;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入手,引用表面能增量定量描述白垩系砂岩崩解过程中的破碎程度.结果表明:静态崩解下白垩系砂岩的耐崩解指数整体上低于动态崩解,随着崩解次数变大,小粒径颗粒(0.25~0.075 mm)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白垩系砂岩的崩解破坏主要是沿着节理裂隙面、颗粒胶结面以及微裂隙逐渐展开,随着崩解物粒径由大变小,与水的接触机会增多,且相应的裂隙扩展路径变短,崩解物破碎程度加大.采用表面能累计增量可以较好地反映白垩系砂岩在崩解过程中的破碎程度,表面能累计增量越大,崩解残留物越破碎,崩解程度越高.研究成果可为易崩解软岩地区岩土体工程性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白垩系砂岩;崩解;能量耗散;干湿循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左清军;朱盛;张中君;赵先强;李朝铭;童权;罗忠权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宜昌443002,中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左清军;朱盛;张中君;赵先强;李朝铭;童权;罗忠权-.水化作用下白垩系砂岩崩解特性及耗散能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2(01):187-196
A类:
五龙组
B类:
水化作用,白垩系砂岩,岩崩,崩解特性,耗散能,沉积时间,胶结程度,湖北宜昌,宜昌地区,展室,崩解试验,静动态,耐崩解指数,不同粒径,粒质量,变化分析,电镜扫描试验,试验观察,微观特征,残留物,破坏模式,崩解机理,能量耗散,表面能,破碎程度,解下,小粒径,节理裂隙,胶结面,微裂隙,接触机会,裂隙扩展,扩展路径,变短,软岩,岩土体,工程性质,干湿循环
AB值:
0.261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