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活源污染质干湿循环下土体性质演化特征及机理
文献摘要:
以生活源污染质降解终端产物Na2 CO3和Na3 PO4的混合溶液为污染质溶液对中国徐州地区粉质黏土进行渗流,完成了10次干湿循环试验,分析了在生活源污染质干湿循环下粉质黏土性质的演化特征,并揭示了其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在经过生活源污染质10次干湿循环的过程中,土体渗透性增强1~2个数量级,电阻率降低20~25Ω·m,密度先减小到2 g·cm-3以下后有所回升,抗剪强度降低30 kPa左右,且渗流路径长的土体性质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表面干缩裂缝逐渐发育扩展;干湿循环土样渗流路径越短,元素的密度变化量越大;生活源污染质干湿循环下土体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渗流冲刷作用、化学反应、Na+离子吸附作用、湿胀干缩作用和重力下渗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干湿循环;渗流;生活源污染质;性质演化;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玉良;曹丽文;蔡念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永安366000,中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玉良;曹丽文;蔡念-.生活源污染质干湿循环下土体性质演化特征及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22(02):309-316
A类:
生活源污染质
B类:
下土,土体性质,性质演化,演化特征,Na2,CO3,Na3,PO4,混合溶液,徐州地区,粉质黏土,干湿循环试验,土性,演化机理,土体渗透,渗透性,数量级,电阻率,先减,回升,抗剪强度,kPa,渗流路径,路径长,滞后性,循环过程,中土,干缩裂缝,越短,变化量,冲刷作用,化学反应,Na+,离子吸附,吸附作用,下渗
AB值:
0.314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