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的尺度效应—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采用熵权法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法,结合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行政区划数据、人口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从市级尺度、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探讨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多功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但不同尺度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保持不变.(2)在各单一尺度上,耕地多功能的权衡与协同具有空间异质性.(3)耕地多功能权衡和协同存在尺度效应.随着尺度的缩小,耕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由权衡向协同、协同逐渐增强转化,由统计上不显著向显著转化.文章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多尺度角度开展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研究.该结论可为管理决策者在适当的空间尺度制定相应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管理联动策略,促进耕地多功能协同供给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耕地可持续利用;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尺度效应;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凤妍子;胡伟艳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武汉43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凤妍子;胡伟艳-.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的尺度效应—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22(06):1116-1127
A类:
B类: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尺度效应,武汉城市圈,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法,行政区划,人口数据,统计年鉴,区县,乡镇尺度,空间分异,不同尺度,空间分布格局,一尺,有空,空间异质性,权衡和协同,耕地功能,系由,理论贡献,度角,协同研究,管理决策,决策者,空间尺度,耕地数量,保护管理,联动策略,功能协同,协同供给,给与,耕地可持续利用
AB值:
0.30244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