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土地利用演变格局与模拟
文献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承接着北京中心城区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其快速建设发展亟需对区域内土地利用演变格局的科学认识.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通州区土地利用演变格局,根据土地利用历史演变特征与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结合文旅发展驱动要素,运用FLUS模型模拟城镇化加速、减速和可持续发展3种情景下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以城镇发展建设为主,1980—2010年高速城镇化阶段形成"沿六环顺运河"的城市扩张格局,2010—2020年低速城镇化阶段用地分布稳定,通州区形成从西北至东南城乡分异、土地集约化发展格局,副中心作为通州区城镇化的典型区域具有与通州整体相似的时空演变特征;(2)到2035年,3种情景间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生态用地面积与分布最优,有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与三大副中心分区规划的契合程度分析中,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预测模拟与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2035年)》(简称《规划》)用地高度契合,但文化旅游功能区和宜居生活风貌区中模拟预测与《规划》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城市建设过程中其内部的生态用地面积仍需提升;(3)通州区未来可能存在东南部城乡衔接不紧密、南北乡镇发展失衡等潜在风险,在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关注.模型的预测模拟结果可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一定的数据和方法支撑.
文献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F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者姓名:
刘玉洁;石金莲;郑姚闽;黄先开
作者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 北京 100048
引用格式:
[1]刘玉洁;石金莲;郑姚闽;黄先开-.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土地利用演变格局与模拟)[J].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22(02):270-284
A类:
B类: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土地利用演变,变格,承接,北京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快速建设,科学认识,历史演变,城市发展规划,规划目标,文旅发展,驱动要素,FLUS,模型模拟,减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格局,城镇发展,发展建设,运河,城市扩张,低速,北至,南城,土地集约,集约化,典型区域,时空演变特征,土地利用变化,发展情景,生态用地,城市可持续发展,分区规划,预测模拟,市政府,中心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文化旅游,旅游功能,功能区,模拟预测,未来可能,东南部,北乡,乡镇发展,发展失衡,潜在风险,多情景模拟
AB值:
0.277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