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聚磷酸盐改性胶原促成骨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化学交联法构建聚磷酸盐改性胶原(P-CS),探究其生物安全性与促成骨性能.方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化学交联体系将聚磷酸盐交联到胶原表面,以此构建出P-CS.利用甲基绿染色对P-CS上的聚磷酸盐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利用扫描电镜观察P-CS表面形貌.利用CCK-8、活/死染色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评价P-CS的生物相容性.随后在体外进行成骨性能检测.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P-CS共培养并成骨诱导14 d后,观察P-CS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通过PCR检测骨形态形成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MP-2、OPN表达水平;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定量分析检测BMSCs成骨分化状态;通过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表征细胞体外矿化能力.最后在大鼠牙槽骨缺损模型中观察P-CS植入7 d后的骨修复效果.结果 P-CS保持了胶原的特征性结构且生物安全性良好.体外促成骨研究显示,经14d成骨诱导后,P-CS可促进BMSCs成骨分化;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实验中,P-CS植入7d后,Goldner染色显示新骨形成显著增多.结论 P-C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促成骨性能.
文献关键词:
聚磷酸盐;胶原支架;生物安全性;成骨分化;骨缺损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顾俊婷;焦凯;马雨轩;王凯燕;陈吉华;牛丽娜
作者机构: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陕西西安7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顾俊婷;焦凯;马雨轩;王凯燕;陈吉华;牛丽娜-.聚磷酸盐改性胶原促成骨性能研究)[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03):274-279
A类:
B类:
聚磷酸盐,促成骨,成骨性能,化学交联,交联法,CS,生物安全性,前期研究,联体,甲基绿,电镜观察,表面形貌,CCK,全身毒性,毒性实验,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性能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成骨诱导,成骨分化,骨形态,成蛋白,BMP,骨桥蛋白,OPN,免疫荧光染色,碱性磷酸酶,分析检测,茜素红,分析表征,细胞体,体外矿化,牙槽骨缺损,骨修复,修复效果,特征性,14d,骨缺损修复,7d,Goldner,新骨形成,胶原支架
AB值:
0.2777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