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ERCC1和RRM1及p53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与血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和p53基因检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01-2020-12-31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0例,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观察组80例,根据血清ERCC1、RRM1、p53基因检测结果,个性化治疗(分为A、B和C组).A组(n=24)为ERCC1、RRM1低表达患者,给予GP方案治疗;B组(n=29)为ERCC1、p53低表达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C组(n=27)为ERCC1、RRM1、p53均低表达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TP)方案治疗.观测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疗效以及观察组不同亚组内患者行不同个性化方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体能状态(PS)、化疗不良反应、肿瘤进展时间(TTP)以及总生存期(OS)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较高,χ2=20.083,P<0.001.A、B与C组化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86%(23/70),观察组为8.75%(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0,P<0.001.对照组生活改善率为54.29%(38/70),观察组为83.75%(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5.434,P<0.001.对照组化疗后PS评分为2.353±0.557,观察组为1.271±0.4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F=13.549,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化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3.7和17.4个月,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8和21.3个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血清ERCC1、RRM1和p53基因联合检测可有效指导晚期NSCLC个性化化疗方案制定,对于保障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PS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苷酸还原酶M1;p5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琳;巴艳华;田希凤;张丽;单国用
作者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放疗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琳;巴艳华;田希凤;张丽;单国用-.ERCC1和RRM1及p53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10):725-730
A类:
B类:
ERCC1,RRM1,p5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化疗疗效,疗效及预后,NSCLC,清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还原酶,基因检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个性化治疗,低表达,多西紫杉醇,DP,卡铂,内患,个性化方案,患者生活质量,体能状态,PS,化疗不良反应,肿瘤进展,TTP,总生存期,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改善率,化疗后,生存分析,无进展生存期,mPFS,mOS,联合检测,有效指导,化疗方案制定
AB值:
0.2406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