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单中心14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谱变化趋势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单中心近14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及初始治疗耐药的微生物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肾内科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873位患者,其中352位患者发生过腹膜炎,根据腹膜炎发生时间分为时间段1(period 1,P1):2007年01月01日 至2012年12月31日、时间段2(period 2,P2):2013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时间段3(period3,P3):2017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三个组,分析不同时间段导致腹膜炎的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初始治疗耐药情况以及各个时间段腹膜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各时间段导致腹膜炎的致病菌仍以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P1:15.8%,P2:15.4%,P3:14%),对初始治疗耐药的比例也最大(P1 27.3%,P2 15.6%,P3 23.3%).从P1到P3阶段,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P3阶段构成比例显著高于P1阶段(P3 6.7%vs P1 1.3%,P<0.05).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出现频率逐渐减少,P3阶段构成比显著低于P1阶段(P3 5.7%vsP1 13.2%,P<0.05).木糖产气碱杆菌从P2阶段开始出现,P3阶段又呈减少趋势,P3阶段其构成比显著低于P2阶段(P3 0.3%vsP2 2.8%,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P2阶段开始出现,呈增多趋势,P3阶段构成比显著高于P2阶段(P3 3.2%vsP2 0.4%,P<0.05),其耐药比例也明显增加(P2 1.6%,P3 11.1%).各个时间对初始治疗耐药的患者拔管率明显高于不耐药患者(P1:31.8%vs7.4%,P2:35.9%vs 17%,P3:45.5%vs20.8%,P<0.05).结论 各时间段导致腹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占比最高,但呈减少趋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P2阶段新出现的致病菌.
文献关键词:
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谱的变化趋势;初始治疗耐药
作者姓名:
刘美婷;戴欢子;王玲
作者机构:
400012重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肾内科
引用格式:
[1]刘美婷;戴欢子;王玲-.单中心14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谱变化趋势分析)[J].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23):2435-2439
A类:
初始治疗耐药,period3,vsP1,vsP2,致病菌谱的变化趋势
B类: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谱,变化趋势分析,微生物变化,陆军,医学中心,心肾,肾内科,透析治疗,发生时间,P3,不同时间段,耐药情况,治疗转归,仍以,革兰氏染色,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木糖,产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比,拔管率,不耐,vs7,vs20,新出现
AB值:
0.1620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