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子包浆:时间性痕迹或尺度式差异
文献摘要:
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兴起了所谓的"电子包浆"网络亚文化,以小像素、低分辨率、大量叠加水印为特征的图片表面看起来是类似于实体物的物理或化学包浆,实则本身并非时间性的痕迹.产生电子包浆的算法磨损与算法污渍彰显了作为数码物的图形物的鉴证物质性与形式物质性,数字绿锈则体现出图形物的分布物质性特征.从新兴的尺度理论视角来看,电子包浆所体现出的数码物之间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屏幕本质主义带来的错觉.数码物之间的同异本质上只是一个尺度问题,而实体物与其数字化之后的再生数码物之间同样存在尺度意义上的差异.
文献关键词:
电子包浆;数码物;图形物;物质性;尺度理论;亚络亚文化
作者姓名:
章戈浩;章倩砺
作者机构: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澳门 999078;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引用格式:
[1]章戈浩;章倩砺-.电子包浆:时间性痕迹或尺度式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72-80
A类:
电子包浆,图形物,亚络亚文化
B类:
时间性,痕迹,中文互联网,网络亚文化,像素,低分辨率,加水,水印,看起来,体物,实则,污渍,数码物,鉴证,证物,物质性,绿锈,出图,尺度理论,异在,相当程度,屏幕,本质主义,错觉,异本,一个尺,尺度问题,再生数
AB值:
0.3194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