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痕迹的回归:物质性转向后的理论进路
文献摘要:
在物的延展性和生产性中观察"物质性"的自我构成和对主体间性的构形,已成为解决"理论之后"与新世纪科技走向客体导向论等问题的新转向.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物"的存在逐渐走向超验唯心与神性澄明.新唯物主义、他者现象学理论研究中的"物质性""缺席"等概念丰富了物质存在意义的内涵.从作为"物质"到成为"物质性"的过程,是理解"存在"的新维度.从存在的缺席与后知中理解存在者,是理论研究的"物质性转向".物质性作为缺席的痕迹在后知中回归,正是理论"延异"的反思批判性所在,理论研究的物质转向也正是当下历史文化语境下理论重要性的表现.
文献关键词:
理论;物质性;缺席现象学;延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怡蔓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怡蔓-.痕迹的回归:物质性转向后的理论进路)[J].东南传播,2022(12):23-27
A类:
缺席现象学
B类:
痕迹,物质性转向,理论进路,延展性,自我构成,主体间性,理论之后,新世纪,胡塞尔,海德格尔,超验,唯心,神性,澄明,新唯物主义,他者,存在意义,解存,存在者,延异,反思批判,物质转向,历史文化语境
AB值:
0.411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