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
文献摘要:
中国东北地区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受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壳幔结构极为复杂.本文收集中国东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网接收的100980个P波和91030个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进而获得了泊松比结构,用以探讨复杂的地壳结构.成像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构造单元和构造单元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松辽盆地整体上浅层地壳以低速异常为主,尤其是S波速度,但部分区域分辨率较低,中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高速异常,推测与太平洋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和热物质上涌等动力学过程有关;北部的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和长白山一线主要表现为低速异常,表明具有大范围的岩浆作用,广泛岩浆作用为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热源或物源;长白山、五大连池等近代活动的火山下方部分地壳区域均表现了较强低地震波速度和高泊松比异常结构特征,表明仍存在活动的可能.
文献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中国东北;地壳结构;泊松比结构;活火山
作者姓名:
李洪丽;刘财;田有;范豪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 130026;长白山火山综合地球物理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春130026
引用格式:
[1]李洪丽;刘财;田有;范豪-.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01):270-280
A类:
B类:
地壳结构,地震层析成像,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古生代晚期,古亚洲洋,太平洋,壳幔结构,家地,地震台网,走时层析成像,成像方法,速度结构,泊松比结构,地震波速,不均匀性,构造单元,松辽盆地,低速异常,下地壳,高速异常,俯冲,后撤,岩石圈拆沉,热物,上涌,动力学过程,大兴安岭,梯级,长白山,岩浆作用,固体矿产资源,供热,热源,物源,五大连池,山下,异常结构,活火山
AB值:
0.3168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