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刑法应对研究
文献摘要:
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并应用于学习、存储、计算、决策甚至行动的计算机网络程序或机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给法律界提出了刑法应对研究的挑战.该文根据犯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不同,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5种类型,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传统犯罪、故意"破坏"人工智能运行实施犯罪、利用人工智能的"错误运行"实施犯罪、利用人工智能产品实施犯罪、人工智能失去控制时成立的犯罪,进而提出完善应对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现代刑法制度的建议:增设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刑法立法罪名、增加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刑法主体界定、以刑法解释学规制刑法的适用问题、完善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现代刑罚体系.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刑法界定;刑法应对;预防和惩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江鸿
作者机构: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江鸿-.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的刑法应对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24-35
A类:
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刑法界定
B类:
刑法应对,应对研究,拟人,人类智能,计算机网络,社会生产,法律界,犯罪主体,权利和义务,技术实施,传统犯罪,故意,智能运行,人工智能产品,产品实施,刑法立法,罪名,加利,刑法主体,刑法解释,法解释学,适用问题,刑罚体系,预防和惩治
AB值:
0.2894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