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华南冬季强降水及高、低纬两支波列的协同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56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百分位法定义了华南冬季强降水事件,通过K-均值聚类方法分析发现中国冬季强降水的中心主要集中在5个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中西部、华南东南部、淮河流域以及中国西南部.为了揭示华南南部大范围强降水的成因,对比分析了由西南地区自西向东移动至东南沿海的东移型强降水事件与西南地区局地型强降水事件.结果 表明,南支槽槽前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活动的强弱对峙是触发以及维持这两类强降水的关键.在局地型强降水中,活跃的冷空气活动抑制了南支槽的发展和东扩,强降水局限于西南地区;对于东移型强降水,由于冷空气活动偏弱,南支槽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东扩,降水落区随之东移.高纬度波列与南亚急流波列的协同作用是影响冷、暖气流相对强弱的关键环流系统.当高纬度波列与南亚急流波列同步发展时,冷、暖空气均较强形成强烈对峙,强降水主要局限在西南地区;当高纬度波列活动超前于南亚急流波列,冷空气活动与南支槽的加深错开,强降水可持续并东移,影响较大范围.
文献关键词:
冬季强降水;南支槽;冷空气;波列
作者姓名:
陈婉玲;李秀珍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珠海519082;中山大学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珠海51908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婉玲;李秀珍-.华南冬季强降水及高、低纬两支波列的协同影响)[J].大气科学,2022(01):55-69
A类:
冬季强降水
B类:
华南,两支,波列,协同影响,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逐日,降水观测,观测资料,百分位法,降水事件,均值聚类,聚类方法,中国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中,东南部,淮河流域,中国西南,西南部,南南,西南地区,西向东,东移,东南沿海,区局,局地,南支槽,暖湿气流,冷空气活动,对峙,水落,高纬度,急流,暖气,环流系统,同步发展,暖空气,主要局限,错开
AB值:
0.25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