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高地应力区隧道岩爆研究现状及分析
文献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的大规模建设,大量超深埋隧道在高地应场条件下的岩爆效应将成为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判别、预防岩爆的发生,提出不同等级岩爆防控措施,通过调研国内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典型岩爆隧道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分析岩爆发生条件、高应力状态下岩爆发生机理、岩爆的预测、岩爆防治措施及作用机理,总结隧道发生岩爆的特征规律,提出高应力状态下不同等级岩爆的防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岩爆的防治,应采取以微震监测为主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隧道支护应采用主动支护和被动防护相结合方式,主动支护主要有预应力锚杆、超前应力释放、拱部超前支护、优化施工工法等措施,被动防护主要有高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消能防护网等措施,岩爆防治技术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围岩原始三轴应力状态,同时采用少人化、无人化的大型机械化施工,相关研究成果已纳入高原铁路岩爆隧道设计原则.
文献关键词:
铁路隧道;岩爆隧道;高地应力场;主动支护;预应力锚杆;大型机械化施工
作者姓名:
巩江峰;田四明;杨治刚
作者机构: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太原 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巩江峰;田四明;杨治刚-.我国高地应力区隧道岩爆研究现状及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22(05):95-99,105
A类:
超深埋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
B类:
应力区,隧道岩爆,国铁,铁路隧道,铁路建设,技术难题,不同等级,岩爆隧道,隧道建设,高应力,应力状态,发生机理,岩爆防治,施工过程,微震监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预报方法,隧道支护,主动支护,被动防护,结合方式,预应力锚杆,超前应力,应力释放,超前支护,优化施工,施工工法,高强钢,钢纤维,纤维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消能,防护网,防治技术,快速恢复,围岩,三轴应力,少人化,无人化,已纳,高原铁路,隧道设计,高地应力场
AB值:
0.3146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