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侮辱罪"公然"应为"行为的公然"
文献摘要:
人格权作为公民权利的具体表现,对其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做法.名誉权作为人格权基本组成,《刑法》作为后顺位权利保护手段,需对其适用的范围加以一定合理的限制.本文以侮辱罪对名誉权保护为分析对象,从理论分析、实践适用、传播性理论等多角度分析其构成要件"公然"是"行为的公然"还是"结果的公然",为司法实践过程提供合理、便捷的理论依据.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可知,公然的认定更应当针对行为,而非"结果的公然".
文献关键词:
侮辱罪;公然;法益分析;构成要件;传播性理论
作者姓名:
齐鑫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齐鑫-.侮辱罪"公然"应为"行为的公然")[J].法制博览,2022(05):72-74
A类:
传播性理论,法益分析
B类:
侮辱罪,公然,人格权,权作,公民权利,刑法,顺位,权利保护,护手,名誉权保护,构成要件,司法实践
AB值:
0.2074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