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湍流输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利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数据,对高原不同地区感热、潜热交换等湍流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比研究了其与气象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高原各站之间感热和潜热的差异性较大,但大多在雨季潜热会大于感热.干燥的狮泉河站属于高寒荒漠地区,降水极少,全年感热都远大于潜热,波文比年平均值可达到20.0;湿润的比如站和嘉黎站潜热在4~10月均显著大于感热,波文比在4~10月的数值范围在0.27~0.88.(2)高原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与高原季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高原中部的感热通量在3~5月达到最大值,而高原西部则在4~6月最大,可能与高原季风的活动有关.(3)通过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高原西部狮泉河站感热与地气温差的正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全年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05,在4个季节相关系数也均大于0.79,这可能与下垫面是裸地有关;高原中部安多站和那曲站感热与风速的正相关在夏季最为显著,比如站感热与风速的正相关在冬季最为明显,而狮泉河站感热与风速在春、夏季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青藏高原;湍流输送;气象因子
作者姓名:
李宏毅;肖子牛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宏毅;肖子牛-.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湍流输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2(04):533-546
A类:
湍流输送,高寒荒漠地区,感热和潜热通量
B类:
青藏高原,输送特征,气象因子,第三次,原大,大气科学,科学观测试验,热交换,气象环境,环境因子,各站,雨季,狮泉河,极少,远大于,波文比,湿润,嘉黎,月均,数值范围,季节变化,高原季风,密切关系,气象要素,地气温差,下垫面,裸地,安多,那曲,关在
AB值:
0.2496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