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自动识别的近三十年华北地区冬季冷锋活动异常及其可能成因
文献摘要:
利用1989—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适用于欧亚大陆的冷锋两步客观识别算法,得到冬季冷锋活动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30年来华北地区冬季冷锋的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冷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 1)华北地区是东亚大陆上冬季冷锋频数最多、活动最强的区域,且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2)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年,从北大西洋到欧亚大陆上空存在一个明显的欧亚遥相关( EU)波列正位相,华北地区上空500 hPa为负位势高度异常,表明东亚大槽增强,相应的西伯利亚高压偏强;( 3)欧亚大陆北部边缘海区为异常暖平流时,华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增强,冷锋活动也增强;( 4)大西洋北部的海面温度( SST)异常可能通过激发对流层中、上层的罗斯贝波,该罗斯贝波向东传播经欧洲—西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华北地区,从而影响华北地区的冷锋活动强度。
文献关键词:
冷锋;西伯利亚高压;欧亚遥相关(EU)波列;冷空气活动;自动识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育婧;冯梦茹;卢楚翰;何书雅;李丽平;胡春丽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气象局,常州,213200;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沈阳,1101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育婧;冯梦茹;卢楚翰;何书雅;李丽平;胡春丽-.基于自动识别的近三十年华北地区冬季冷锋活动异常及其可能成因
)[J].气象学报,2022(05):721-731
A类:
B类:
自动识别,三十年,年华,冷锋,ERA5,再分析资料,欧亚大陆,两步,客观识别,识别算法,来华,活动特征,陆上,频数,数最多,年际变化,北大西洋,上空,遥相关,EU,波列,正位,位相,hPa,位势高度,东亚大槽,西伯利亚高压,边缘海,海区,暖平流,流时,冷空气活动,海面温度,SST,对流层,罗斯贝波,波向,向东,东传,西西伯利亚,中国华北地区
AB值:
0.322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