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富铀烃源岩提供铀源可能性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石油优质烃源岩以富铀为特色,而盆地侏罗?白垩纪地层以赋存大量砂岩型铀矿而著称.为探索深部长7富铀烃源岩为浅部砂岩型铀矿形成提供铀源的可能性,选择盆地南部的富铀烃源岩、油样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碳酸铀酰作为反应物,在中?高温高压还原条件下分别进行烃源岩生排烃?排铀模拟实验和油?铀关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铀元素可随烃源岩排烃过程一同排出,30~200℃和2~5 MPa内温压的增高有利于生烃量和排铀量的增加;且铀携出率随生烃量增加而增大,一般为55%~75%.其中水溶性铀占比约12%,由生烃作用叠加导致的铀携出率为43%~48%.本实验发现铀迁移形式特殊,为四价(UO2)、六价(UO3)、四价与六价的混合价态(U3O8)及水合物胶体形式(UO3·H2O、U6O7(OH)2O),主要是被低温油气流体吸附而随之迁移,且铀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和压力的降低呈增加的趋势.因此,低温热液含铀的油?水流体往浅部地层迁移时对铀矿形成是有利的.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的长7富铀烃源岩可大量释放或排出铀元素,铀以四价、六价、混合价态等形式被低温油气吸附,并且随油水流体一起沿断裂通道向上迁移,从而为盆地浅部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铀源.
文献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富铀烃源岩;砂岩型铀矿;模拟实验;铀源;铀迁移形式;矿床学
作者姓名:
王苗;吴柏林;李艳青;刘池阳;郝欣;刘明义;张婉莹;李琪;姚璐航;张效瑞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苗;吴柏林;李艳青;刘池阳;郝欣;刘明义;张婉莹;李琪;姚璐航;张效瑞-.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富铀烃源岩提供铀源可能性的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2022(01):224-239
A类:
铀迁移形式,U3O8,U6O7
B类: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富铀烃源岩,铀源,上三叠统,延长组,组长,优质烃源岩,侏罗,白垩纪,赋存,砂岩型铀矿,著称,部长,碳酸铀酰,反应物,高温高压,还原条件,生排烃,模拟实验,可随,一同,同排,生烃量,携出,水溶性,生烃作用,四价,UO2,UO3,价态,水合物,胶体,H2O,油气流体,铀吸附,吸附量,低温热液,层迁移,综合研究,气吸,油水,矿床学
AB值:
0.291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