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漳州市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
文献摘要:
准确揭示风景名胜区用地的空间格局及其可达性对加强土地资源科学开发和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闽南文化发祥地——漳州市为研究区,基于Fragstats v.4.2和ArcGIS v.10.8软件,利用景观指数、最小邻近距离模型和距离缓冲模型等方法,定量揭示研究区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可达性高低.研究结果表明:1)漳州市风景名胜区斑块较为破碎,边界曲折、形状复杂;2)漳州市风景名胜区可达性整体较高,平均最小邻近距离1031.81 m,主干道500 m缓冲半径范围内可达的风景名胜区面积达94.16%;3)漳州市域不同县(区)风景名胜区可达性差异较大,主要受辖区面积、人口密度、地形地貌、道路网络等因素影响.未来漳州市应重点改善可达性较低县域的交通网络,大力推动市域各县(区)公共交通的共建共享与融合联动,并基于公共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共性空间打造路景融合的精品陆路廊道,致力形成便捷高效的"快进"旅游交通网络和特色鲜明的"慢游"体验交通网络.
文献关键词:
可达性;景观格局指数;风景名胜区;GIS;漳州市
作者姓名:
龙军;黄倩;朱丽霞
作者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引用格式:
[1]龙军;黄倩;朱丽霞-.漳州市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80-89
A类:
B类:
漳州市,风景名胜区,土地资源,资源科学,文旅产业,闽南文化,发祥地,Fragstats,ArcGIS,景观指数,近距离,冲模,空间格局特征,斑块,主干道,市域,同县,可达性差异,辖区,人口密度,地形地貌,道路网络,交通网络,各县,公共交通,共建共享,旅游线路,路景,陆路,廊道,便捷高效,旅游交通,景观格局指数
AB值:
0.239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